推薦:張家界導游網(wǎng) 官網(wǎng)認證微博開通 >>>
二、土家族族源諸說
關于土家族的來源問題,新中國建立以來,我國史學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,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說法。
巴人說即認為土家族是古代部分巴人的后裔。這是中央民族大學已故潘光旦教授在《湘西北的“土家”與古代的巴人》一文中提出的。他認為古代巴人活動區(qū)域內(nèi)的有些地名、人名和族名,是土家族自稱“畢茲”的對音或轉音;巴人崇拜白虎與土家族相同;巴人的主要姓氏與土家族的某些大姓有沿襲關系;個別巴語詞匯仍保存在今日土家語中。巴人說認為,今湖北長陽縣境內(nèi)的武落鐘離山是古代巴人的發(fā)祥地,因而長陽清江流域也是土家族的發(fā)祥地。巴人說是土家族族源諸學說中的主流觀點。
土著說即認為湘西土家族是由古代湘西土著居民和以后進入的巴人、漢人融合而成,土著是土家族形成的主體。此觀點指出:在酉水流域發(fā)現(xiàn)的7處舊石器時代遺址,龍山縣里耶、瀘溪縣浦市、張家界古人堤發(fā)現(xiàn)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,是湘西最早的土著先民居住地。土家族自稱“畢茲卡”,即本地人的意思,是土生土長的。土家語地名“墨岔”是開天的意思,“里耶”是辟地的意思,就是說這些地方是土著居民最早開辟的。“梯瑪”(土家語對巫師的稱謂)神歌唱詞中提到的民族遷徙地名,最遠至“十必”路、“十牌”峒(洞),沒有越過沅江與酉水匯合處。楚滅巴后流入五溪的巴人和五代時入主湘西的江西彭氏,同當?shù)刈钤绲耐林用袢诤铣蔀?a class="insidelink" href="http://m.yuanfengshuhua.com/fengqing/" title="土家族">土家族。
烏蠻說認為土家族是由唐代云南、貴州一帶的烏蠻東遷而來。其說根據(jù)<復溪州銅柱記》所載:“蓋聞群舸接境,盤瓠遺風,因六子以分居,入五溪而聚族。”認為土家族來自貴州。貴州境內(nèi)一直有“畢茲”族,“比躋”系白羅羅之名,比躋、比際當即畢茲,與土家族自稱完全相同。中唐以后,越巂一帶“烏蠻”曾侵入貴州,“兵數(shù)出,侵地數(shù)千里”,當?shù)氐耐林徊糠直黄湔鞣?,成?ldquo;白羅羅”;一部分與他們長期斗爭,最后被迫遷入湘西。烏蠻是現(xiàn)今彝族的先民,土家語與彝語比較接近。有的人根據(jù)上述資料,以及土家族與云南彝族的一支在信仰、葬式、歌舞、禁忌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,再證以有關文獻的記載,認為土家族是烏蠻東遷的一支融合武陵山區(qū)土著、巴人而形成的。
多元說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土家族研究的進一步深入,多元說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贊同。所謂多元說,指既承認巴人在土家族形成過程中的主導地位,同時也承認土家族地區(qū)的土著部落、漢族和其他少數(shù)民族在土家族形成過程中的相應地位和作用,認為土家族是以巴人融合當?shù)赝林捌渌髅褡逯饾u發(fā)展形成的。如有學者指出,“以古代巴人的一支后裔為主逐漸融合了周圍的其他民族,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土家族。”“土家族作為一個穩(wěn)定的民族共同體,也是在長期歷史發(fā)展過程中,以居住在湘鄂西地區(qū)的土著巴部族為主體,融合了其他一些部族如漢人、蛋人、烏蠻等的某些氏族部落,而在唐、宋時期混血形成的。”
濮人說濮人說的主要依據(jù),是土家族地區(qū)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早期人類遺存與考古學上的巴文化不同,從其文化特征上看,應該是西南濮人的文化,因此,濮人應該是在巴人到來之前土家族地區(qū)最早的居民,濮人是土家族地區(qū)的土著民族。后來,隨著巴人的遷入,濮、巴融合,才逐漸發(fā)展為后世的土家族。濮人的居住習俗、績紡細布、攻取朱砂等文化在土家族文化中都有表現(xiàn)。
除此之外,關于土家族族源,還有江西說、蠻誕說、羌人說等。以上有關土家族族源諸說都有繼續(xù)探討的價值。
根據(jù)歷史文獻、文物考古資料和社會歷史調(diào)查材料,我們認為:土家族來源于楚、秦滅巴后,定居在湘鄂渝黔接壤地區(qū)的巴人。但是,在有關巴人活動記載之前,這里就有古人類活動,這個地區(qū)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發(fā)祥地之一。